有線電視申裝-大安文山有線電視,新台北有線電視,金頻道有線電視,陽明山有線電視
    有線電視   有線電視節目   Cable寬頻   光纖網路   數位電視  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 > 華登國際張聿:想投半導體巨頭,就一定要在風口上抓住機會
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money/fund/jjzl/2020-06-14/doc-iircuyvi8385964.shtml"

來源?|投中網2020年6月10-12日,由投中信息、投中網聯合主辦,投中資本承辦的“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·年度峰會”在上海隆重召開。中國的創新力量正風雷涌動,奮發九州,蕩滌環宇,本次峰會以“九州風雷”為主題,匯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大佬、知名經濟學家和創新經濟領袖,共筑行業新版圖,探索新機遇。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張聿在“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·年度峰會”演講中指出,華登國際投了這么多,怎么看產業發展,投資思路的基線是什麼?回頭看。行業是一波一波的,可能每10年,或更快7、8年有一波機會,碰到機會要抓住。比如,2000年前PC年代成就了intel,互聯網年代成就了Broadcom、聯發科、展銳,這一波也能投出一些巨頭。其他,會投出一些隱形冠軍,但要想投出巨頭來,一定要在風口上抓住機會投。以下為張聿在“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·年度峰會”演講實錄,由投中網整理。大家好!感謝啟明創投合伙人葉冠泰在前面講,該講的都講了。但我還是要講,因為在座也有比較新加入半導體產業投資的。簡單介紹一下華登國際,成立超過33年,主要投電子行業,大家都說華登國際是投半導體的。也對,我們投了500多家公司,有25%投了半導體,其他大部分也是投在上下游,即電子行業。周一剛剛上市的燕麥科技是我投的,不是半導體,是硬科技,做軟板檢測,蘋果的核心供應商,其實是機器視覺+機械控制,要做成產品不簡單,做成AR(虛擬現實)更有意思。言歸正傳,回到半導體。我的觀點是“回頭看”,很多朋友,包括二級市場券商的朋友每次看到我都說半導體投資很熱,有3、4年了。去年年初本來覺得有機會低位回落可以撿漏,但科創板一出,行業更熱了。在這么熱門的情況下,怎么看行業投資?比較好的辦法是,回頭看。過去20年,甚至更早之前,行業發生了什麼?是什麼驅動了行業發展?這是我們考慮做投資的基線,因為做半導體投資時間很長,把時間拉長,往回看看過去發生了什麼事。“再平衡”講法比較文明,因為現在中美供應鏈需要再平衡的過程,這當中有很多機遇。這是比較簡單的圖,羅列了過去30多年我們投的一些優秀企業,基本覆蓋了半導體產業鏈,我們這支基金還投過四個晶圓廠,包括中芯國際,2001年創立的時候投了5000萬美金,還有華潤上華、臺灣力晶等,這是半導體投資基金里很罕見的。當然,我們主要還是投輕資產的企業比較多,還投了中微半導體,現在很火。有被投企業說知道華登的風格所以沒找你,其實不是我們也投一些高估值企業,因為我們覺得他在風口上,有可能做得非常大。總體看,這是一波一波的,如果想投巨大的半導體企業,可能要趕上一點時機。大家都問2016年以后是什麼,我認為主要機會還在于“再平衡”(國產替代)。回頭看,這個行業不是大家想象的高速增長的可以跑馬圈地的綠地,這里面有無數的巨頭,要想跑馬圈地,就會頭破血流。這是2000年到2015年半導體行業的頂端數,這些數據代表行業增長并不快,在不快的情況下會對早期投資構成較大障礙。為什麼分開呢?因為2016年以后投資有變化,2016、2017、2018、2019年行業是20年罕見的,突然又經歷了高速增長。當然,高速增長的原因比較復雜,但我覺得一部分確實有需求增長,更多是行業供應鏈擾動的因素。分析行業供需兩方面,是“供”拉動的,還是“需”限制的?從2016到2018年主要是供應鏈限制的,行業很“重”,要形成產能要經歷兩三年以上。一旦有擾動因素(工廠停電、火災等)就會漲價。大家要有清醒的認識。比如,2016年會看到存儲企業很賺錢,大幾千萬利潤很輕松,但投進去這兩年投資業績較差,因為是短期的擾動因素,賺錢來自于缺貨,更來自于和晶圓廠的關系能拿到產能,所以能賺錢,這種賺錢不持久。半導體行業已經成熟,為什麼成熟以后投資機構越來越少?北美很多公司已經不投半導體了,核心原因是什麼?因為在硅谷1999、1998年以前一半投資機構的重點方向就是投半導體,到現在已經非常少了,核心因素是虧了錢。為什麼虧錢?挑戰摩爾定律。每次都會講摩爾定律,但從投資機構來看,挑戰摩爾定律要付出巨大的代價。不只投資機構虧錢,很多半導體企業20年前有自己的工廠(晶圓廠),現在已經所剩不多了,一代一代往外退,前一段時間連intel也撐不住了。這就是“絞肉機”,“絞”掉了無數的企業。2006年我還是科勝訊中國區總裁、全球副總裁時,加入時是20億美元銷售額,今天規模已經小很多了。“絞肉機”把一堆落在后面的企業絞掉了。而且,半導體行業技術創新永遠不停止,就像上了“跑步機”一樣下不來,只有繼續跑下去,要想下來只有摔下來。核心的矛盾,上面的線表示行業進入成熟發展期,下面的線研發費用在持續線性增長。奧運會有金牌、銀牌、銅牌,但實際上在半導體行業里只有做到數一數二才有錢賺。行業里的企業投入,遠遠高于投資機構的投入,要觀察企業投在哪里,重點方向不要和企業爭,他們的投資力度是我們的100倍。就算大基金1000億人民幣,臺積電一年也要投這么多研發經費。在美國A輪投資案例2000年55個,最低點2010年就剩5個,未來會不會有這樣周期的變化?大家一定要小心。總結一下,半導體投資基建就三個方向:(1)技術創新是主線,能不能跟上最重要,跟不上企業會被淘汰。(2)投資,重投,我們投的企業能拿多少錢,做到什麼程度,這是要仔細考慮的。(3)人。下面講講之前說的行業過去20年比較慘烈的狀況。核心方向5G、汽車、人工智能,都在其中。現在中國制造、電子產業鏈必然會拉動上游元器件發展,總體上大家已形成共識中美產業鏈原來的配合狀態回不去了,可能中國會建立相對獨立的半導體產業鏈,雙方競爭又合作,在重塑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過程中,主要機會就在這兒。看我們投的企業和優秀的半導體企業都發生了變化,早年前投的主要是國產替代,到后來包括系統廠商也在做,極大地拉動了國內半導體產業公司的水平。最右邊是最新成長起來的半導體階層,這些企業創始人當時出來創業已經代表了全球頂尖水平,在全球頂尖公司里做到了VP、核心負責人,所以我們投這些企業可能比當年少辛苦一些,因為他們經歷了完整的成長過程,有足夠的產業資源,促進企業和行業發展。大家總問我們應該在什麼地方投,這里有巨大的市場在中間,但我不建議在場(除了大基金外)去投,因為投入太巨大了。就像剛剛的圖中所講,一個晶圓廠是以百億美金級別投資的,我們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這個需求我們主要是在兩邊:(1)是十年以前屢試不爽的邏輯——國產替代,大家看的非常明白。(2)是新變化,現在有些企業一做起來就是全球領先的,有機會都會撲上去,不會太在乎估值。有人說華登投的比較“便宜”,因為我們在投國產替代。如果你本身是細分領域龍頭,做的又很大,那我們會追得很近。這是我們簡單的投資邏輯,以上是我的分享,謝謝大家!

關鍵字標籤:粘晶晶圓切割膠帶